袁了凡简介
袁了凡(1533-1606),初名表,后改名黄,字庆远,又字坤仪、仪甫,初号学海,后改了凡,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。袁了凡年轻时聪颖敏悟,卓有异才,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。袁了凡万历十四年中(1586)进士,十六年授宝坻知县,颇有政绩,被誉为“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”。万历二十年(1592),倭寇进犯朝鲜,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,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,谋划平壤大捷,一举扭转战局。后罢归乡里,著书立说,担任《嘉善县志》主笔,1606年夏去世,享年74岁。他一生清廉为官,修性养德,著书立说,据不完全统计,袁了凡共计有著述22部,198卷。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,袁了凡在许多等方面做出了贡献,闪着耀眼的光辉。
《了凡四训》
《了凡四训》是袁了凡的传世名作,共11600多字,由“立命之学”、“改过之法”、“积善之方”、“谦德之效”四篇文章组成。《了凡四训》融会禅学与理学,劝人积善改过,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,提倡记功过格。《了凡四训》蕴涵着中国文化的深邃和智慧,被誉为“东方第一励志奇书”,问世以来深受推崇。《了凡四训》作为一部家训,袁了凡的告诫多以他儿子熟悉的亲人、亲戚和乡亲作为例子,即所谓“用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”。
《了凡四训》选注
1.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;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。
注:人只要从内心自求,力行仁义道德,自然就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。
2.时当顺利,常作拂逆想;
注:碰到顺当吉利时,能够不骄傲,仍小心谨慎,好象正像面对着不如意一般,要想到不称心如意时;
3.眼前足食,常作贫窭想;
注:丰衣足食时,也要像贫穷时一样节俭;
4.人相爱敬,常作恐惧想;
注:就箅得到了别人的拥护爱戴,也不可趾高气昂,不可一世;
5.家世望重,常作卑下想;
注:如果你家世声望高、名声大,人人看重,也不可自呜得意,反而要想到低微时;
6.远思扬德,近思盖父母之愆。
注:讲远的,要时时想着如何维护及宣扬祖先的美德;讲近的,应该要想如果父母有什么过失,要如何委婉的去劝谏他们。
7.上思报国之恩,下思造家之福。
注:向上,应要知道报答国家社会栽培的恩惠;对下,应尽自己的责任,要建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。
8.外思济人之急,內思闲巳之邪。
注:对外,遇到别人有急难,要能热心的给予帮助;对內,则自己应该要天天反省,时时改过,不让自已有什么邪的念头。
9.务要日日知非,日日改过。
注:一个人必须要每天都知道自己所犯的过失,这才能天天改过。
10.要发耻心。思在之圣贤,与我同为丈夫,彼何以百世可师?我何以一身瓦裂?耽染尘情,私行不义,谓人不知,傲然无愧,将曰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;世之可羞可耻者,莫大乎此。
注:知耻心是十分重要的。试想想,古代的圣贤,跟我们同样是人,为何他们能流芳千古,而我们却为何默默无闻,甚至于身败名裂呢?原因其实简单,背着别人做些见不得人的不义勾当,自以为他人见不到和不知道而自呜得意,则将渐渐变成衣冠禽兽而不自知;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可耻的了。
11.要发畏心。闲居之地,指视昭然,吾虽掩之甚密,文之甚巧,而肝肺早露,终难自欺,被人觑破,不值一文矣。
注:要有敬畏心。不要以为在暗室无人之处,就人不知鬼不觉。不要以为自己做得非常周密、巧妙,就能骗得过别人,就算骗得过别人,但还是骗不过自己,一旦被人看破,那就会人格破产,一文不值。
12.须发勇心。人不改过,多是因循退缩;吾须奋然振作,不用迟疑,不烦等待。
注:要有一直向前的勇猛心,一个人所以有了过失而不肯改,都是因为得过且过,退堕畏缩的缘故;我们想改过一定要起劲用力,当下就改,不能拖延疑惑,也不能今天等明天、明天等后天,不能犹豫。
13.过有千端,惟心所造,吾心不动,过安从生。
注:千百万样的过失,都是从心所起,若能心不动念,无私无欲,自然就不会有过错产生。
14.过由心造,亦由心改,如斩毒树,直断其根,奚必枝枝而伐,叶叶而摘哉?
注:过失过错都由心生妄念而造成,因此改过亦必得先修心,如斩毒树,先要斩其根,那枝叶必会枯死尽落,哪用枝板去剪,叶叶去摘呢?
15.凡欲积善,决不可徇耳目,惟从心源隐微处,默默洗涤。
注:所以凡想要积德行善,决不被耳所喜欢的声,目所喜欢的色所利用,而要将自己的心默默地洗涤干净,从起心动念的隐微地方看自已的出发点,不可让邪恶的念头污染自心,
16.乃知人之为善,不论现行而论流弊;不论一时而论久远;不论一身而论天下。
注:要知道一个人是不是在行善,不可只看眼前的效果,需要看它的好坏结果;不可以只看它一时一刻的结果,需要看它的长远的影响;不可以只看它的个人得失,需要看它对天下大众的影响。
17.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,此良工苦心也。
注:不用言教,不以夸夸其谈而以身作则,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转移人心风气,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。
18.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而流谦;
注:天的道理,不论什么,凡骄傲自满的,就使他亏损,而谦虚的就让他得益;地的道理,不论什么,凡骄傲自满的,也要使他改变,不能让他永远满足,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,就像低的地方,流水经过,必定会充满他的缺陷;
19.造命者天,立命者我;力行善事,广积阴德,何福不可求哉?
注:造命的权虽然在天,但立命的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;只要肯尽力去做善事,多积阴德,什么福不可求得呢?
20.谦则受教有地,而取善无穷,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。
注:谦虚的人,还有地方可以受到教导,肯学旁人好处和别人的善行,那他得到的善行就没有穷尽了。这尤其是进德修业的人,一定所不可缺少的啊!
21.人之有志,如树之有根,立定此志,须念念谦虚。
注: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,就象树要有根一样,人要立定这种伟大的志向,必须在每一个念头上,都要谦虚。
专家观点
1.【浙江省政协文史编辑部副总编 姚立军】《了凡四训》之所以被后世奉为治家教子的金科玉律,这本书的告诫多以他儿子熟悉的亲人、亲戚和乡亲作为例子,即所谓“用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”。书中所提到的53个当时有名有姓的人物,据当地文化专家的考证探究,嘉善县18人,嘉兴府秀水、平湖县等10人,在浙江其他地方的17人等。
2.【杭州师范大学教授、副校长,兼国学院院长 何俊】了凡的功过格其实就是照镜子,就是每天晚上照照自己,你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,你做对了就给自己点一个红点,做错了就给自己点一个黑点。日日提醒自己,让自己进入谦善的圣人境界。
3.【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 吴震】袁了凡是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最大的推手,是我们了解明代以后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。袁了凡提倡的功过格,通过你做善事,你把它记录下来,经过日常的积累,它告诉你,一个人做善事,不光是一个人自己可以受到好报,这个地区也可以受好报。这种思想通过袁了凡的宣传、发扬,在全国范围内慢慢传播开来。